104學年度圖書館週講座「推理小說與影視作品中的鑑識科學」
近幾年來CSI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犯罪現場調查)因為許多國外影集與小說的關係,在臺灣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 這方面的知識除了吸引許多影迷之外,也影響了許多從事推裡寫作與閱讀的人。 本年度的圖書館週講座,也分別針對不同的面向來跟同學探討CSI的議題。
第一場講座「推理小說與影視作品中的鑑識科學」的講者陳嘉振老師是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的會員,陳老師本身也是電影「甜蜜殺機」與電視劇「鑑識英雄CSIC」的編劇。 不論在推理創作跟編劇實務上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當天現場也吸引了近百位同學參加。
陳老師從中國古籍中的鑑識記錄開始,提到宋朝宋詞所撰寫的「洗冤集錄」,算是最早用刑事鑑定的方式處理物證的紀錄。 這本書的內容後來也改編成電視影集。 而西方古典推理中利用物證辦案的就是最廣為人知的福爾摩斯,書中他常常利用身邊隨身攜帶的放大鏡分析微物證據。 福爾摩斯也是推理小說中化學及毒物分析的先驅。推理小說史上首位法醫偵探則是奧斯丁‧福里曼所創造的法醫偵探宋岱克醫師。 近代的鑑識推理作家則有以女法醫凱‧史卡佩塔系列聞名的派翠西亞‧康薇爾及塑造出「安樂椅神探」林肯‧萊姆小說系列的傑佛瑞‧迪佛。 最後陳老師也介紹了美國與臺灣的刑事鑑定影集,並分享擔任電視劇編劇的心得。
會後參加的同學也針對推理小說的故事發展與情節鋪陳提出許多問題,陳老師也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回應。 下一場的圖書館週講座將於4月22日由警專李丞龍教授演講「探索CSI,談跨領域的鑑識科學」。